2022年11月14日,中國樂器協會產業集群、分支機構、地方行業協會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分布在上海、江蘇、浙江、貴州、河北、山東、北京、廣州等地的產業集群、分支機構、地方行業協會及樂器企業代表等,共78個終端130余人線上參加會議。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世成出席會議,并以《堅持抱團融合發展,努力實現回穩向上》為題講話。
王世成在講話中,對樂器行業整體運行情況及所面臨的環境做了整體的介紹,他指出,行業呈現出“兩降、一平、一升、兩增長、兩帶動”的特點:所謂“兩降”即工業增加值增速下降、規上企業營業收入下降;“一平”是指出口幾乎持平;“一升”即生產效率提升;“兩增長”是指累計利潤和營收利潤率增長;“兩帶動”即骨干企業和科技創新帶動明顯。同時,他在講話中肯定了產業集群、分支機構和地方行業協會等各樂器產業相關平臺組織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他指出,目前行業已培育并授牌的產業集群共有11個,疫情發生以來,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結合各自特色,圍繞提升集群產業優勢、激發集群創新活力、推進集群轉型升級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由于疫情影響,近年來全行業大型會議、活動減少,協會17個分支機構,各分支機構發揮主觀能動性,橫向聯合,縱向深耕,努力提高專項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效果。在地方協會方面,多年來樂器產業的地方行業組織,一直與中樂協積極互動,主動服務,務實服務企業,發揮區域引領作用,共同發力促進產業發展。
王世成在講話中,介紹了協會打通產業鏈,融合各方優勢促進產業發展的一些做法和措施。他說,中國樂器協會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踐行國家發展戰略,務實開展行業調研,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融合發展、訴求反映中持續發力。促進科技創新方面,協會堅持舉辦行業科技大會,“全球業界新品首發”,組建專家委員會,加大“產學研用”協同的組織力度,開展“科技創新年”活動,并適時推出技術路線圖和三級科研項目,并加大了行業參與中國輕工聯、科技部、工信部等有關科技項目評獎活動的力度,積極為企業創新平臺和創新產品爭取更多榮譽,激勵行業科創工作,為企業爭取地方補助資金。促進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人才建設方面,協會持續做好鋼琴調律師、提琴制作師職業能力評價工作。在《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中,增加了“斫琴師”和“樂器設計師”職業。制定了已有樂器工種職業評價標準、教材和題庫的編寫工作計劃,并落實了責任人和完成期限。今年7月協會舉辦了樂器行業專業技術人員高級研修班,42名企業老總和技術骨干,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培訓,知名教師精心備課、學員熱情高漲,效果反映非常好;產業鏈融合方面,近幾年協會先后創新開展了包括“國民音樂教育大會”、“621國際樂器演奏日”、“社會音樂師資培訓”等多個服務平臺,得到業內外各界的好評。同時,協會參與支持各企業舉辦的賽事活動,強化了企業、學校、音樂培訓機構等各界資源的跨界融合,打通產業生態鏈;在反映行業訴求方面,先后向工信部、發改委、海關總署、商務部、文化部、教育部、林草局等部委提交專題報告和專項請示,包括“二手鋼琴”“玫瑰木”“蟒皮”“非學科類培訓”“減輕稅負”“校園樂器采購目錄”等,切實為企業需求服務,為行業發展助力。
最后,王世成理事長就產業集群、分支機構及地方行業協會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建議,要求大家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國家有關戰略方針,提高政治站位,將行業放到整個國家宏觀戰略發展的大局之中。堅定信心,抱團融合發展,推動分支機構、產業集群、地方協會的工作進一步發展。
在專題分享環節中,首先由中國北方樂器之都、河北肅寧縣楊玲縣長從謀劃清晰的產業發展路徑,到“器與樂”共同發力的發展思路,充分彰顯了肅寧縣委縣政府對集群工作的高度與維度,力度與實度。中國電聲樂器產業基地以品牌發展戰略為引領,不斷提升產品影響力,在政府支持引導下,努力打造跨境電商平臺,讓產品直通國際市場,山東省濰坊昌樂縣鄌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呂東方就該集群獨具特色的跨境電商發展之路做了詳細介紹。
隨后,民族樂器分會秘書長周力,從“以文化活動為切入點,傳承民樂文化;以高質量產品為立足點,塑造品牌自信;以培育工匠隊伍為核心點,傳承文化技藝”等三個方面,分享了以上民一、樂海、蘇民一、揚州金韻樂器御工坊為代表的民族樂器企業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值得分支機構學習參考。多年來,器樂文化專委會一直在樂器進校園這個領域里深耕。他們在實踐中探索出的校會合作1+5模式,將樂器學習、樂器文化乃至樂器制造,成功地引入高校,并納入課程體系,對樂器企業極具示范意義。器樂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金巖詳細介紹了分會在進校園專項工作的做法與經驗。最后,地方樂器協會代表——深圳市樂器行業協會秘書長解春輝介紹了近年來該協會的主要工作和成果。他表示,深圳樂器協會始終將協會的策劃、活動以及工作的著力點,與深圳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緊密融合,并充分利用屬地文化資源,拓展自身工作手臂,并不斷擴大影響,增強協會凝聚力,助力地方樂器產業發展。
會議由中國樂器協會專職副理事長孫瑞勇主持。他介紹說,協會是想通過每年一次或者兩年一次這樣的交流,在產業集群、分支機構和地方行業組織之間,架起彼此相互了解、進而充分利用各自資源優勢,尋求合作聯動、融合發展的交匯點。他說,黨的20大報告里邊,14次提到融合兩個字,王世成理事長剛才的講話之中,也多次提到融合的思路,協會即將在下個月的長沙召開的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主題亦強調了融合兩個字,其目的就是為真正融合與樂器相關的全產業鏈。
羅蘭數字音樂教育集團總經理程建銅,中國樂器協會管樂專委會副主任姜斯文,星海鋼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小川,北京中音中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易天,北京海資曼鋼琴總經理譚寶利,北京樂器研究所所長張鑫,珠江鋼琴集團總經理助理陳德然,中國樂器協會提琴制作師分會主任張安,器樂文化專委會副秘書長金巖,北京天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宋華,北京德勇樂器有限公司閆丕鑄,管樂專委會秘書長李玉,中國樂器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曾澤民等,共十幾位在京的協會副理事長及企業代表在協會主會場參加了會議。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蘭考縣剛剛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聯合授予“中國民族樂器之鄉”的稱號。本次會議原計劃在蘭考召開,并組織參會代表參觀焦裕祿紀念館、集體過主題黨日等活動,深度感受“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但由于疫情原因,只好調整會議形式。即便如此,蘭考縣委縣政府依然高度重視,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李明俊親自部署,張衛波、李改民、代鑫橋、張俊偉等縣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樂器企業代表共40人參加會議。